
张伯礼,1948年2月生于天津,籍贯河北宁晋,中共党员,中医内科专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医药卫生学部主任,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,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,“重大新药创制”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,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。
张伯礼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,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;1992年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;1999年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;2002年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;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;2006年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;2010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;2011年被授予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;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;2016年获得吴阶平医学奖;2017年被授予“全国名中医”称号;2019年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;2020年8月,授予张伯礼“人民英雄”国家荣誉称号。
截至2019年6月,张伯礼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奖7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。
时间 | 项目名称 | 奖励名称 |
2020年 | 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与创新中药宣肺败毒颗粒研制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14年 | 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糸创研及其产业化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13年 |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11年 |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11年 |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 |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6年 | 方剂组分配伍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| 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6年 | 天津市SARS患者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和健康随访与干预试验研究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5年 |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|
2005年 | SARS中医证候学及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研究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5年 | 中风病急性期辩证论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与评价 |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4年 | 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3年 | 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研究 |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2年 | 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研究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2年 | 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1年 |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0年 | 清脑益智方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--脑脊液药理学建立及应用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2000年 | 脑神经细胞损伤机理探讨及中药的保护作用研究 |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1999年 | 血沉曲线检测方法及仪器研制 | 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1999年 | 中医中风病危险因素及证候调查研究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1999年 |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关木通肾毒性研究 |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1995年 |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(第一完成人) |
中医名家信息网 电话:18613806239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东路5号
京ICP备2020032333号
Copyright 2020-2021 guoyimingjia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(免责声明:本网所提供的任何医药资讯仅供参考,不做个别诊断、用药和使用的根据,
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)